中醫根據五行「相剋」規律,創建了以下治療原則:

1培土製水法

這招是中醫芳療治療水腫的核心概念。當脾虛無法運化水濕,水份代謝不佳,就會導致水腫。土和水,是脾腎兩臟,培土製水有兩個方向,一是溫暖中焦脾陽,二是溫腎,也就是溫命門火,脾才有陽氣運化水濕,畢竟脾陽是來自腎陽。

實際運用

如果是中焦脾胃弱,例如消化不良、沒食慾、大便濕黏等狀況,就用廣藿香、薑、肉豆蔻等能夠溫暖中焦的精油,加上有理氣效果的果皮類的精油一起使用。

2抑木扶土法

當脾胃的不舒服,是因為肝木剋脾土所造成的。也就是所謂的”氣到飽”,或是因為情緒不佳而沒有胃口,因為壓力緊張而胃痛,等狀況。以疏肝的方式避免肝旺脾虛。

實際運用

無論是花香或是果香的精油,只要聞了讓你感到心情舒暢、開心。就已經達到疏肝理氣的效果,這部分可是芳療的強項呢!

瀉火補水法

這也是超常見的上熱下寒體質。也就是腎陰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濟,中醫稱為心腎不交。

實際運用

例如你有心火旺或是肝火旺的上火症狀,例如多夢、大腦轉不停、嘴破,口乾舌燥等,同時卻又下焦虛寒,例如手腳冰冷,月經量少或晚到,腰酸背痛,疲倦體力差等。這時可以調兩種配方,一攻一補,例如降心火的,就用連翹或是苦橙葉,甚至是穗甘松。補腎的可以用補下焦氣的黑雲杉、雪松、歐洲赤松,或是滋陰的當歸、歐白芷根,岩蘭草等。然後將攻補兩個配方,分不同部位塗抹,或是不同經絡施用。

佐金平木法

這招又稱為清肺瀉肝法。當肝火旺時,清肅肺氣以抑制肝木。

實際運用

這一點在芳香療法上非常顯著,我曾經建議很多體質易怒的朋友,調製一瓶森林系香調的精油,常常用來空間薰香。這些森林系的香調通常是歸肺經的葉類精油,例如尤加利、辛夷、茶樹,綠花白千層等等,搭配一些喜歡的木質調和果香,光是薰香就可以達到讓肺氣肅降,並瀉肝火。(應用案例請見:敏感、易怒,別讓伴侶不開心—瀉肝火配方)

作者: 加拿大中醫師 陳啟志 Daniel Chen
(本文節選自 漢方芳療自癒全書 )
2020年台灣 野人文化 出版

English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