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陳 啟志 | 6 月 1, 2025 | 內科雜病 Internal Medicine, 自律神經
本篇文章整理自郝萬山老師談抑鬱症治療 抑鬱症,這個在全球範圍內日益普遍的疾病,正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它不僅是情緒的低落,更是一種涉及身心複雜互動的生理失衡。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抑鬱症的概況、臨床表現、潛在成因,以及如何透過多面向的策略來預防與治療。 全球趨勢與驚人數據:抑鬱症的蔓延 (WHO)的數據顯示,抑鬱症已位居全球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它將超越惡性腫瘤,成為人類疾病的第二號殺手,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其普遍程度甚至超越了普通感冒。...
來自 陳 啟志 | 5 月 14, 2025 | 自律神經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總覺得尿頻、尿急,甚至有點尿道灼熱感,但去做了檢查,卻發現根本不是感染?這不是你的錯覺,也不一定是泌尿道發炎,而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的泌尿系統功能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排尿嗎? 會的,而且非常常見。我們的泌尿系統(包括膀胱、尿道)是由自律神經控制的,當自律神經運作紊亂,可能會讓平滑肌過度緊張或痙攣,導致: 尿頻、尿急、解尿不暢 尿道灼熱感,但尿液檢查正常 小腹悶脹、會陰不適 久坐會有壓迫感,像「尿快出來卻又出不乾淨」...
來自 陳 啟志 | 5 月 12, 2025 | 兒少發育
你家的寶貝是不是也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呢?異位性皮膚炎,又稱濕疹,很多家長稱它為「抓不停」的疾病,孩子晚上睡不好,全家都跟著睡不好,真的讓爸媽很煩惱! 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異位性皮膚炎和鼻過敏、氣喘一樣,都是「過敏體質」不同的表現方式,三者根源相同,常一起出現。因此,調理一種症狀,常常也會讓其他症狀一起好轉。 中醫如何看待過敏體質? 中醫認為,小孩因為天生的肺和脾胃功能較弱,容易導致濕氣、熱氣累積在身體裡面。 肺主皮毛和呼吸道,脾胃則負責濕氣的代謝,當肺和脾胃出了問題,就容易產生皮膚、鼻子、氣管的過敏反應。...
來自 陳 啟志 | 5 月 8, 2025 | 內科雜病 Internal Medicine
中醫治療皮膚病|六經辨證,對症下藥 皮膚病千變萬化,有些是風熱、有些夾濕濁,有的甚至與內臟功能失調有關。中醫經典理論《傷寒論》裡的「六經辨證」,可以幫助我們分類不同性質的皮膚問題,對應到不同的治療策略。 來看看吳雄志老師方法: 太陽經 脈象:脈浮。麻黃、荊芥、防風,皆有免疫抑制作用 防風能抑制第一型超敏反應,俗稱「速發型過敏反應」,幾分鐘內就可能出現反應,例如:蕁麻疹、哮喘、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少部分皮膚濕疹。 荊芥抑制第三型變態反應,又稱「免疫複合物型超敏反應」。...
來自 陳 啟志 | 4 月 7, 2025 | 內科雜病 Internal Medicine
你是否夜夜「交響樂」?枕邊人不堪其擾,自己也常感疲倦、睡不飽?小心!惱人的打呼聲可能不只是生活習慣,更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尤其是與「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如影隨形時,更需要高度警惕! 您或您的家人有打鼾的困擾嗎?別再把它當作稀鬆平常的小事!臨床案例顯示,嚴重的打鼾不僅可能影響枕邊人的睡眠品質,甚至導致夫妻關係緊張。 更令人擔憂的是,打鼾往往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