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觀點,肝系統最重要的兩大功能是:
1.肝主疏泄
肝系統主管體內”氣”的流通順暢,「肝主疏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a. 調暢氣機—血液運行和津液的代謝,都有賴於氣機的調暢。這部分的功能也和和神經傳導功能、血液分布有關。
b. 促進腸胃運化功能–若肝的疏泄失常,會影響膽汁的分泌與排泄,也會影響腸胃蠕動的功能。
c. 調暢情志–肝木系統和情緒息息相關,互相影響。若肝氣疏泄的不夠,氣機鬱結,可能出現兩脇不暢感或脹痛感,甚至會造成憂鬱、低落的情緒。若肝氣舒暢的流動,我們就感到情緒舒暢。若肝氣疏泄太過,可能出現頭脹頭痛、急躁易怒等狀況。
重點: 既然肝疏泄氣機的功能,和情緒息息相關。若想要解決憂鬱、低落,或是易怒等狀況,可不只是在自我修養上下功夫。我們也可以從疏肝理氣或是降肝火方面下手喔!
2.肝藏血
肝是藏血之臟,貯藏血液,也調節血量。例如在睡眠狀態時,部分血液回流到肝協助進行修復工程;活動時肝血又運送到全身,供給各組織的需要。
所以中醫說「人臥則血歸於肝。」從中我們學習到,要有足夠的睡眠,讓血回歸肝木系統,進行睡眠時的身體修復,早上起來才會神清氣爽。當肝血不足,血海空虛,就會有女性月經量少,經期不順等問題。
除了以上兩大功能,肝系統還與下列功能相關:
3在志為怒.
陽氣的升泄,會使「肝藏血」–調節血量的功能受到影響,所以生氣容易傷肝。相反的,肝功能不好的人,也可能稍微受到刺激,就感到憤怒。
4.在液為淚
有些人的眼睛吹到風就容易流淚,這可能因為肝經風熱,或是肝腎不足。相反的, 如果兩眼乾澀,眼淚流不出來,也是肝木系統的病理現象,可能因為肝血不足,或是肝腎陰虧。
5.在體合筋 其華在爪
肝血充足,筋膜、肌腱、韌帶等,才能得到充分的養分,人的肌肉關節才能運動自如。爪代表指甲,而爪為筋之餘,是人體內筋的延續。「華」有精華、光彩的意思,若肝血充足,指甲紅潤有光澤而且堅韌;若肝血不足,則指甲可能色澤枯槁,變形,甚至脆裂。
6.開竅於目
肝藏血,目受血方能視。所以肝的功能正常,視覺功能才得以發揮。如果肝血不足,眼睛得不到肝血的滋潤,可能出現兩眼乾澀,視力減退或夜盲等狀況;若肝火過旺,則出現常見眼睛紅,血絲多,眼淚眼屎多等狀況。
與「肝臟」相表裡的是 「膽腑」
膽的特性是:膽氣主升
膽氣在人體的氣機升降出入運動中,負責「升發」。
中醫說: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就是說膽氣正常升發,五臟六腑才能正常的活動。
膽的主功能有二:
1.膽負責儲藏和排泄膽汁
這個觀念和現代醫學相同。膽汁由肝臟製造,儲存於膽,膽汁注入小腸,幫助脾胃進行消化的工作。
2.膽主決斷,調節情志
中醫認為「膽」膽有判斷事物,並做出決定的功能。肝的功能為謀慮,但等到最後決斷時,可要依賴膽的功能呢!
肝疏泄氣機的功能,和情緒息息相關。若想要解決憂鬱、低落,或是易怒等狀況,可不只是在自我修養上下功夫。我們也可以從疏肝理氣或是降肝火方面下手喔!
我認為芳療在「肝氣鬱結」方面特別擅長。花朵類的精油,和柑橘類的精油,都有疏肝行氣的效果。稀釋成按摩油按摩肝經,及嗅吸都可以達到疏肝的目的。
再來,肝血不足造成月經量少或月經常遲到,可以用滋陰補血的精油(當歸、歐白芷根、岩蘭草等),按摩肝經與腎經(肝腎同源),激勵身體的補血功能,但需要配合中醫開的藥方,吃進補血的原料,才會得到明顯的功效。
需要保養時,可以使用5%的身體按摩油,按摩肝膽經絡,加強按摩特定穴道。
芳療小教室:
有兩種常見狀況,我認為是中醫芳療所擅長的。一是情緒不佳、憂鬱、低落,中醫以肝鬱來看待。二是生理期前後,常伴隨著乳房脹痛感,或是情緒不佳,也就是常聽到的經前症候群,也可以從疏肝理氣方面下手,因為肝經絡的路線經過乳房,並且肝藏血的功能與生理期息息相關。
我們可以用舒暢肝氣的精油:果香調及花香調等精油按摩肝經,例如佛手柑、甜橙、玫瑰、橙花,甚至稀釋後的伊蘭伊蘭。甜美的花果香調,帶來好心情,又有激勵行氣的效果,最適合恢復氣的順暢,解決鬱悶的情緒。
穴位小教室:
太衝穴是肝經的重要穴道(原穴及俞穴),既可以補肝,又可以洩肝火,有雙向調節的功能。是肝鬱心情差、肝火旺、火氣大,甚至痛經失眠等,必用的特效穴。
作者: 加拿大中醫師 陳啟志 Daniel Chen
(本文節選自 漢方芳療自癒全書 )
2020年台灣 野人文化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