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Varicocele, VC)是指精索內的靜脈叢擴張、伸長和扭曲,陰囊大小不對稱。若不治療,可能改變睪丸和副睪的形態與功能,影響精液質量,成為男性不孕的原因之一。約有 11.3% 至 38.9% 的不孕症患者與精索靜脈曲張相關,並可能影響萊氏細胞,導致性功能減退。此病多見於 18 至 35 歲的青壯年,發病率約 5.3% 至 16.2%。

精索靜脈曲張的分類與特點

精索靜脈曲張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由解剖因素或靜脈瓣薄弱引起。

繼發性:由其他病變壓迫影響靜脈回流所致。

此病多見於左側,雙側同時出現的機率約 1% 至 25%,右側少見。中醫將其歸為“筋瘤”病證,多為陰實證,因此常見於左側。

精索靜脈曲張的中醫觀點

中醫認為精索靜脈曲張與以下因素有關:

肝腎虛虧:包括先天性腎氣不足和後天性肝血不足,主要因房勞不節或過度耗腎精而發。

氣滯血瘀:肝氣不舒導致氣滯,進而血瘀,血管擴張曲折。古籍《薛氏醫案外科樞要》中提到肝氣鬱結導致筋腫。

外感寒濕:長期處於寒濕環境或下身經常接觸冷水,造成血凝氣滯。

飲食不節:過食油膩食物或吸煙飲酒,損傷脾胃,導致痰濕下注,阻滯筋絡。

勞作過力:過度勞動或陰部外傷可能造成氣血失和,誘發曲張。

西醫對精索靜脈曲張的觀點

西醫認為精索靜脈曲張主要由以下兩方面因素引起:

先天解剖缺陷:精索靜脈曲張常因先天性解剖異常或靜脈瓣薄弱導致。左側精索靜脈因上行路徑長,且垂直進入左腎靜脈,血流阻力大,再加上受到乙狀結腸和主動脈的壓迫,容易引發曲張。右側靜脈則以較小角度匯入下腔靜脈,問題較少。

後天因素:外界壓力或腹腔內部結構的變化(如腹壓增加)也可能加劇靜脈曲張的問題。

精索靜脈曲張的分級

臨床症狀多不明顯,患者大多因檢查不孕時發現。症狀可分為三級:

輕度:靜脈僅在增加腹壓(如Valsalva法)時可摸到。

中度:靜脈曲張可觸診到,但外觀正常。

重度:靜脈曲張明顯,外觀如蚯蚓狀,伴有陰囊墜脹、不適,甚至向腹股溝和會陰部放射的疼痛。少數患者可能合併性功能障礙,如勃起不堅或陽痿。

精索靜脈曲張的鑑別診斷

精索靜脈曲張需與以下病症區分:

1. 絲蟲性精索淋巴管擴張

精索增厚、迂曲、擴張,類似精索靜脈曲張,但伴有反覆發作的絲蟲性精索炎病史。觸診可於精索下部發現細小的索團狀腫塊,立位時更明顯,臥位時則減輕。鞘膜積液的患者,入睡後可在末椎血液中找到微絲幼蟲。

2. 輸精管併發睪丸結核

可能有陰囊部位的墜脹感,但常伴有輸精管增粗呈串球狀硬結,副睪尾部不規則腫大和變硬。

3. 慢性前列腺炎

也有睪丸脹痛,並伴有尿頻、尿急、會陰部脹痛或隱痛等前列腺炎症狀。前列腺液常規檢查可見白血球增加。觸診時無精索靜脈曲張。

4. 繼發性靜脈曲張

通常由腎腫瘤、腎積水、迂迴血管等病變壓迫或癌栓阻塞腎靜脈引起,導致靜脈血回流受阻。鑑別診斷包括:

鞠躬徵:彎腰時,原發性曲張者的靜脈團塊會縮小,而繼發性曲張者不會改變。

擠空徵:立位時觸及曲張靜脈後,輕擠團塊,原發性曲張者會縮小,而繼發性曲張往往不會縮小。

西醫治療精索靜脈曲張

藥物治療

對於合併不孕或精子活力差的精索靜脈曲張患者,西醫常用以下藥物治療:

1. 睪丸酮酯(Testosterone Propionate):提高血清睪丸酮水平,促進精子存活,有助於生育。

2. 克羅米芬(Clomifene):促進精子產生。

3.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激發睪丸分泌睪丸酮,促進精子生產。

4. 輔助治療:補充鋅製劑、維生素E等,能改善精子活力。

手術治療

當藥物治療無效或病情嚴重時,考慮手術治療:

1. 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效果可靠、恢復快。可在同一操作孔處理雙側精索靜脈曲張。

2. 腹膜後高位結紮術:結紮精索內靜脈,阻斷血液回流。

3. 精索內靜脈與腹壁下靜脈分流術:將精索內靜脈與腹壁下靜脈進行分流。

4. 精索靜脈與大隱靜脈分流術:將精索靜脈與大隱靜脈進行分流。

中醫治療精索靜脈曲張

無論精索靜脈曲張屬於虛證還是實證,治療時應考慮局部氣血阻滯,因此行氣活血是常用的方法。具體治療要點如下:

1. 肝腎虛虧

主證:睪丸墜脹不適,站立久了有隱痛,陰囊青筋暴露,像蚯蚓;手術後精液稀少,伴腰酸膝軟、頭暈。舌淡,脈細無力。

治法:益肝腎,理氣通絡。

處方:右歸丸加減。熟地爲主,合鹿角膠甘溫滋腎以填精;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助主藥滋腎養肝;附子、肉桂溫腎祛寒;當歸、丹參、雞血藤養血活血。各藥合用,收補腎通絡之效。

加減:若有肝腎陰虛,舌紅少苔,去炮附子、肉桂,加女貞子、鱉甲以滋腎陰。

2. 瘀血阻絡

主證:陰囊青筋暴露,睪丸脹痛持久,常引痛至腹部或會陰。舌黯,脈沉弦或澀。

治法:養血活血、化瘀通絡。

處方:桃紅四物湯加減。四物湯加桃仁、紅花,加強活血作用,有效改善精索靜脈曲張的局部血瘀情況。

加減:如有腰酸等腎虛證,可加菟絲子、沙蒺藜以滋腎生精。

3. 寒濕阻絡

主證:陰囊青筋暴露,久立加重,下脹墜,冷感,痛引至腹部,伴腰膝酸重、倦怠。舌淡紅苔白或白厚,脈沉。

治法:散寒祛濕、溫經通絡。

處方:甘薑苓朮湯、桂枝茯苓丸加減。兩方均出自《金匱要略》,「甘薑苓朮湯」功能溫脾勝濕,「桂枝茯苓丸」功能活血化瘀,緩消癥塊,兩方合用,各取所長,共奏散寒祛濕、通絡散結之效。

加減:如手術後精液質量未改善,可加菟絲子、肉蓯蓉以溫腎益精。

4. 痰熱阻絡

主證:陰囊有脹熱感,青筋暴露,伴有腹部脹滿、口苦。舌紅苔黃膩或黃厚,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散結。

處方:三妙丸加減:以黃柏、薏苡仁、龍膽草清熱去濕;蒼朮運脾燥濕;浙貝母化痰清熱散結;牛膝、丹參活血散結;苦參清熱燥濕止慶;柴胡舒肝清熱;荔枝核升提精索。

加減:濕熱減輕後,可加入桑寄生、何首烏、女貞子等清補生精之品。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