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陳 啟志 | 5 月 17, 2025 | 女性健康
當熱潮紅、盜汗、情緒起伏、睡不好、月經亂成一團找上門來,你可能正走在更年期的路上。許多女性會問:「除了荷爾蒙療法,還有沒有比較自然的方式可以舒緩這些不適?」答案是:有的。中醫在更年期調理上,不只是老祖宗的經驗,更有不少現代研究為它背書。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中醫怎麼看待更年期,中藥和針灸各自能扮演什麼角色,療效有沒有科學根據,安全嗎?一次說清楚。 中醫怎麼看更年期?...
來自 陳 啟志 | 11 月 20, 2024 | 中醫芳療 TCM Aromatherapy, 女性健康
月經週期調理法是什麼? 「月經週期調理法」是中醫師順應女性生理週期變化,在四種不同的階段,給予適當食補、藥調、針灸、甚至芳療的「子宮保養方法」。可以直接調理子宮、月經相關的問題,例如:經痛、經前症候群、不規則經期等。也可以擴展運用到皮膚的保養、減重、體態管理、氣色調理及整體健康,因為生理週期,和賀爾蒙的起伏息息相關。是「子宮好,人不老」的理論基礎。 月經週期的四個階段 我們把28天的生理期分成四周 圖為生理週期,子宮內膜、賀爾蒙,與排卵的關係。圖片來源 第一週:月經期(排經階段,需要氣血順暢) •...
來自 陳 啟志 | 9 月 28, 2024 | 女性健康
什麼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 PCOS),是一種因神經系統化學物質分泌異常而引起的疾病。雖然病因尚不明確,但它通常與內分泌失調有關,並被中醫歸類為「閉經」、「崩漏」及「不孕」等範疇。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該疾病的主要特徵包括:月經不規則(閉經或經少)、多毛、肥胖以及雙側卵巢囊性增大。多囊性卵巢囊腫的形成是因月經調節機制失靈所導致的慢性無排卵性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來自 陳 啟志 | 9 月 21, 2024 | 內科雜病 Internal Medicine, 女性健康
什麼是子宮腺肌症 子宮腺肌症(Adenomyosis)與子宮肌瘤同樣常見,是子宮內膜細胞侵入肌層引起的良性病變,常見症狀包括經痛、經量增多、經期延長與子宮增大。多發於35至50歲的經產婦,尤其是多產婦女,約半數患者同時患有子宮肌瘤。 為什麼會有子宮腺肌症? 1. 創傷:多次妊娠、分娩及子宮手術可能導致內膜損傷,促進內膜細胞向肌層生長。 2. 荷爾蒙失調:雌激素過高可能刺激內膜生長,而黃體素則可能加重病情。 3. 遺傳因素:可能與遺傳有關,但尚未證實。 子宮腺肌症的西醫治療...
來自 陳 啟志 | 9 月 15, 2024 | 女性健康
子宮肌瘤是什麼? 許多女性在例行檢查中發現子宮肌瘤(Uterine leiomyomas/fibroids/myomas),通常建議定期追蹤,若沒有變大或惡化,無需特別處理。甚至部分案例懷孕後改善。 子宮肌瘤的症狀 大多數子宮肌瘤體積小且無症狀。常見症狀: • 月經異常:月經量增多、周期縮短、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黏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或漿膜下肌瘤均可能影響月經。 • 疼痛:多數無痛,但紅色性肌瘤或黏膜下肌瘤扭轉時會引起急性腹痛。 • 壓迫症狀:大肌瘤壓迫膀胱、直腸等可引發排尿困難或便秘等問題。 •...
來自 陳 啟志 | 9 月 1, 2024 | 內科雜病 Internal Medicine, 女性健康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 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縮寫EMs,簡稱內異症),是指子宮內膜在子宮腔外生長,造成疼痛和不孕。隨著腹腔鏡技術的進步,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和治療已大有改進。例如,約30%至50%不明原因的不孕病例被發現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 子宮內膜異位症,西醫觀點 病因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複雜,與以下因素有關: • 痛經史、不孕史 • 剖腹產、人工流產、診斷性刮除術等手術史 • 先天性生殖器畸形,如陰道橫膈、子宮頸閉鎖 • 後天性子宮頸黏連,導致經血倒流 解剖學和病理學...